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杭州城中村改造见实效 因地制宜促整治 三生融合推转型
house.hangzhou.com.cn 2018年12月07日 17:24:59 星期五  杭州网

城中村改造,既是一场蜕变,更是推进民生福祉行动的生动实践。杭州的城中村改造没有完全推倒重来,也并非大拆大建,而是区分不同情况、不同地段、不同历史文化背景量身制订,因地制宜的,该拆的拆,该保留的保留。 

杭州城中村改造,既要旧貌换新颜,也要突破求发展。

“城市建设同质化日趋明显,如何让改造后的城中村避免出现百村一貌的状态,并且有更好的发展?”杭州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通过两年的城中村改造,改善了原有城中村的面貌,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同时也为杭州实现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造出了平台。

通过本轮城中村改造,在未来的几年内,全市城中村改造后用于“三公”建设的土地,占全部拆后土地的58%,涉及城市公共中心用地560余万平方米、公园绿地170余万平方米,将增加教育设施项目203个,医疗卫生设施项目23个,文娱体育设施项目57个,社会服务设施项目41个;建设各类交通设施439个,贯通河道36条,打通断头路91条,建设公共停车场94个;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因地制宜 实现城中村“一村一策”

因地制宜开展环境整治,是城中村改造的基础。

从灵溪隧道口,沿着西山一路往西,就到了“西溪沿山十八坞”。“外来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嘈杂——沿西溪路,房子紧挨着房子,将山谷间的空隙填满。落地违建、阳光房简易棚随处可见,抬头是蜘蛛网般密布的电线,路边各种生活污水横溢。”市城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的十八坞,已不再是当初的几家几户,随处可见袅袅升起的烟火,环境整治一新,当地村民也早已转成了“居民”身份,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景象。

这仅仅只是杭州因地制宜推动城中村改造中的一个缩影。

拱墅区拱宸村陆家坞就通过城中村改造,依托周边红建河、姚家坝河等丰富的滨水景观资源以及紧邻上塘路、湖州街等城市干道的便捷交通区位,实施道路改造、环境美化、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卫生和治安设施等措施,将拱宸村陆家坞区块改造为具有民国风情韵味,集区块三产发展与现代都市生活于一体的文化记忆场所;西湖区杨家牌楼社区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通过建筑立面改造,撷取杭派民居元素,统一了风貌,同时打造村民广场,与山水景观轴相连,在山坞深处设计慢生活休闲区,并引进SOHO模式,深度开发利用农居,以花园式社区的崭新面貌出现,再现30年前的“青山绿水有人家”风貌……

一个个别样精彩的城中村,跃然而出。

眼下,兰家湾、骆家庄、玉皇村、白沙泉,昔日一个个烟火升腾、隐患丛生的城市洼地,已经蝶变成环境优美、产业融入的新蓝海,也塑造了杭州城中村整治的特色之路。

三生融合 推动城中村有机更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城中村改造的落脚点。

“城中村改造,既要改环境,搞整治,同时也要培育产业,为产业发展腾出发展空间。”市城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从城中村蜕变而来的金融小镇白沙泉就是一个佐证。

“过去的白沙泉,连片的简易房,脆弱的供电线路,家家户户使用煤气瓶,导致这里极易发生火灾;而且这里居住人口复杂,鱼龙混杂,昼伏夜出,导致这里治安事件不断。但是在启动改造之初,当地居民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因为它紧邻繁华的黄龙商圈,寸土寸金,居民租金收入非常可观。”市城改办相关负责人回忆,当时街道和社区连开两场全体居民大会,16个工作组挨家挨户去听意见、做工作。

一场备受关注的城中村改造,旋即启动。仅用时3个多月,白沙泉共拆除违建204户,合计约3.4万平方米。全面实施电力管线“上改下”工程,共改造管线1万余米;全面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共改造管网2万余米,实现白沙泉生活污水零直排。

如今,雅致的白沙泉裹在一片绿色中,185幢青、白、黑三色配搭的漂亮小楼错落有致,鹅卵石游步小路环绕其间,300余家金融机构掩映其中,去年一年的税收,已经突破了10个亿。

这样的案例,在杭州城中村改造中,不胜枚举。

“城中村改造是城乡融合发展特定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杭州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思路,实现产城人融合,实现人人受益。”市城改办负责人表示,“杭州同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与产业转型升级,编制产业规划,将有限的城市空间通过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引进新产业新业态,增强集体经济,在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产业转型、错位发展提供支撑,真正实现城中村改造的产城人共赢。”

文化传承 

展现城中村独特韵味

传承文化提升获得感,是城中村改造的根源。

“城中村改造不是简单的‘建房造楼’、‘穿衣戴帽’,既要擦亮‘面子’,更要做实‘里子’,将文化传承和民生项目结合起来,让文化如绿地般随处可见,这是杭州城中村改造的特色之举。”市城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市启动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前,就明确了“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改造、三生融合、留住印记”的原则,对部分农居建造时间较短、基础配套相对完善、村容村貌较整齐、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具备文化保留价值的城中村,采用综合整治方式实施改造。

事实上,作为杭州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和拆整结合提升居住环境的真实记录,坚持保护和传承城中村历史文化,是杭州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重要保障。

眼下,一个个社区,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已经从曾经的群租房聚居地,变成了重拾江南韵味的现代民居。

年过七旬的老党员郝素琴现在最爱在“邻里中心”坐坐,这个馒头山原来最大的群租房,已经成了便民服务的集中地,周边百姓的文化家园;城西的骆家庄,则用一幢文化大礼堂,记录了老底子蒋村水上人家的过往,礼堂内有年轻人喜欢的健身房,也有老人喜欢的茶室,进出中无意抬头一望,是传承了千年的龙舟;青芝坞邀请了相关专家反复认证、推敲,形成了《青芝坞及兰家湾历史文化调查考证报告》,按照忠于历史、以旧复旧的原则,打造了反映青芝坞特色的灵芝雕塑、以玉泉历史人物朱淑贞雕像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各类诗词石刻等,积淀了人文历史记忆,展现了古韵新居的风采……


作者:记者:程鹏宇 通讯员 邵慧群 编辑:邹卓琪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