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杭州土地退烧了,这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house.hangzhou.com.cn 2018年07月20日 08:36:48 星期五  浙江新闻客户端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杭州土地没有退烧,那一定是在睁眼说瞎话。

在7月17日的土拍中,最为重量级的南星地块,成交楼面价仅为36086元/㎡,虽然不至于像某些媒体说的那样有“大跌”这么夸张,但即便是将配建等附加条件都算上,该宅地的实际成交价还是低于保利的南星地块。加上此前萧山市北、良渚等地的土地遇冷,土地市场价格触顶已成定局。

土地退烧了,和我们这些普通的吃瓜群众有什么关系?有人可能会说了,地价降了,房价自然也会降啊,这样老百姓买房的成本就低了。

那么,真的会是这样吗?

要知道土地退烧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那就该先知道,土地退烧后会发生什么?

一般来说,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去看过往的经验。

但遗憾的是这个方法并不可行。由于摇号、限价等调控新玩法的存在,杭州现在的市场环境和过去早已大不相同,以过去的经验来看现在,难免会有点out。

那就横向的参考其他城市。就拿杭州来说,隔壁的南京就是很好的参考样本。

有人可能会说:每个城市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参考也没意义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少数城市的情况还是很相似的。

为什么是南京?

首先,它和杭州一样,都是次一线城市;其次,它也是要摇号的;再次,南京也存在大量供地的情况。

南京的土地降温比杭州要稍微早些,大约发生在2017年12月。

在土地降温后,南京楼市较为明显的变化有:

1、成交量下跌,今年上半年,南京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量都较过去同期有所下降;

2、二手房价格增速放缓,过去一年快速跳升的二手房价停止了“疯狂”;

3、板块两极分化,一些非热点板块的中签率不断提高。

回过头来看杭州,是不是觉得一目了然了?

没错,南京土地降温后的这些变化,杭州事实上已在发生了。

先来看成交量。

新房这边,应该没什么悬念。目前看来,下半年限价放松的迹象并不明显,因而商品房的供应量很难出现大的提升,成交量很可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手房这边,上半年的成交还算不错,但这种势头下半年却未必保持的住。6月杭州二手房成交量为9227套,在连涨三个月后首次出现下跌,降幅为16%,热度明显下降。

然后是二手房价格增速放缓这点,同样的,这个趋势在杭州也已经出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杭州二手房价格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但从同比数据看,涨幅明显回落,同比指数从119跌至107。

至于板块两极分化,目前来看也已有些眉目。

热门的板块如大江东,摇号的平均中签率只有4%,而像临安市区,摇号的平均中签率却高达63.3%,相当于是前者的15倍。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看,摇号和土地的热度恰好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中签率较高的几个板块,像临安、钱江新城,其地价已有明显的转凉迹象。

既然如此,不妨展望下,这种变化和趋势持续下去,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1、新房成交量下跌。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就目前的情况看,杭州的成交量下跌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量萎缩造成的。直白点说,大家能买的新房少了,成交自然就少了。

2、二手房成交下跌价格增速放缓。成交量下跌,意味着二手房的库存会增多,相应的,购房者的选择也就增多了。而价格增速的放缓,则意味着这两年杭州楼市普遍存在的价格倒挂现象,将不会愈发严重,甚至会随着高价地项目的入市,渐渐被抹平。

3、摇号两极分化。大潮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一些价格虚高的板块将逐渐被抛弃,相应的,它们的中签率也会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甚至可能出现一大批不摇号楼盘。

针对上述这些可能出现的影响,该怎么应对呢?

记者在这里有两点建议:

1、考虑到新房的供应量不多,因而不要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新房上,随着一二手房价差的缩小,一些板块二手房将重新找回性价比,可以适当的向二手房市场转移。

2、对于急于买一套房子自住的刚需而言,要敢于从热门板块抽身而退,即便是预期下降,热门板块的摇号中签率仍不会太低,相对的,非热门板块的中签率却可能会大幅提升。


作者: 编辑:邹卓琪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