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细数家具建材的环保噱头 板材“零甲醛”只是概念
house.hangzhou.com.cn 2018年06月13日 09:22:09 星期三  北京晨报


追求家装环保是装修户的一分美好的心愿,但同样也是很多厂商为了盈利而制造的噱头。有些企业在脚踏实地的研发环保建材,但同样也不乏只顾抓消费者的眼球的“伪环保”企业存在。记者为消费者罗列家具建材在环保功效上的不实宣传,为装修户提个醒。

板材“零甲醛”只是概念

甲醛是室内装修的主要污染物,甲醛的危害也是众所周知,成为装修中困扰消费者的主要因素。近几年,“零甲醛”的概念开始在家居行业流行起来。很多品牌销售人员都会表示自家采用的是绿色环保材料,甚至有的家具建材打上了“零甲醛”的旗号。但业内人士表示,商家所谓的“零甲醛”只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含有甲醛的胶或者没有人为的添加甲醛,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能保证不含有甲醛。家具所用的板材环保级别越高,甲醛含量就越少,但家具的数量也会影响甲醛的释放量,数量过多也可能会导致甲醛释放量超标。据了解,甲醛挥发周期超过五年,但是有些质量差的材料甲醛挥发期甚至会超过15年。因此,不仅要在选购家具时,留意产品的环保是否达标,装修完不要急于入住,还要通过通风等方式,让甲醛释放出去。

耐擦洗墙纸不环保

如今很多家庭装修选择贴墙纸,墙纸的清洁问题一直困扰消费者,一些商家便以好擦洗为噱头吸引购买。但事实上,最耐擦洗的是PVC墙纸,而这种墙纸却是最不环保的,而且有明显的塑胶味,而无纺布、纯纸质墙纸相对安全环保,但是不耐擦洗。墙纸的耐擦洗程度首先取决于材质,其次取决于工艺,因此选择环保的墙纸就要在耐擦洗方面做出妥协。

不含VOC涂料影响黏性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一些商家会以不含VOC来宣传涂料的环保性。VOC是涂料成膜的重要成分,如果含量降低,涂料的黏性也会相对降低,涂刷后会出现掉粉、起泡、开裂等情况。其实,国家对涂料VOC含量有强制性的标准,达标的涂料才能上市销售,而这一含量是对人体无害的。因此不要盲目购买所谓的不含VOC的涂料。

瓷砖抗菌保健功效不可信

瓷砖的原材料是石粉、石英粉、长砂粉、锆石粉等矿土,这些原材料在蜕变过程中放出一种特殊的射线,进而产生辐射。为了使瓷砖更加美观,在加工中也会添加各种物质,比如釉面瓷砖,就是在瓷砖基底上施以一层釉料,这些釉料大多来自含钾矿物,如长石、云母等,这些矿物中都含有一定的铀、钾等放射性物质。一般瓷砖都存在微量的放射性辐射,但合格的瓷砖产品辐射是可控的,对人体健康基本没有危害。但对于一些商家宣传的有抗菌、保健功效的瓷砖多为噱头,消费者在消费时还需谨慎,在选购家装瓷砖的时候应注意选择A类标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需合理安排铺装位置,注意通风透气。

硅藻泥的净化效果与厚度有关

硅藻泥是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内墙环保装饰材料,其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因此,很多公司推出硅藻泥壁纸、硅藻泥板材、硅藻泥净化剂等产品。一些商家会向消费者表示,硅藻泥壁纸中添加了硅藻泥成分,能够吸附和分解甲醛。但其实硅藻泥需要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够有效地吸附甲醛,在壁纸中添加硅藻泥,作用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同理,对于商家所谓的硅藻泥净化剂对地面墙面喷洒就可以净化空气的说法也有待验证。一些厂家表示生产的硅藻泥板材不仅取代木质家具、还可以吸附甲醛,净化空气,但实际上硅藻泥必须暴露在空气中才能吸附有害物质,做成家具后,会因表面覆盖其他材料无法直接接触空气而无法起到净化作用。

空气净化器滤网饱和后吸附效果急剧下降

近两年,空气净化器开始在消费者的家庭中普及。最开始空气净化器主要针对于PM2.5、粉尘、动物毛发、花粉、二手烟、细菌等。后来随着人们对于甲醛危害的重视,很多空气净化器打出了净化甲醛的卖点。但空气净化器对于净化甲醛是否真的有效果呢。据了解,过滤网对于甲醛是无效的,而装有活性炭滤芯的空气净化器对于甲醛才有吸附作用,但一旦滤芯达到饱和状态,就失去了对甲醛的吸附作用,不及时更换滤芯可能还会导致甲醛脱附而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还要及时更换滤网和滤芯。 


作者:刘旭 编辑:邹卓琪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