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家具零甲醛成宣传口号 真相:只是个传说
house.hangzhou.com.cn 2016年09月14日 15:02:58 星期三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一位女星因家具甲醛超标诱发癌症致死的新闻见诸各媒体,家具甲醛超标这一话题再次引发关注。记者周末走访发现,家具厂商为了迎合市民需求多宣称家具“零甲醛”,但因为木材本身就含有微量的甲醛,再加上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胶黏剂等物质,家具要真正做到零甲醛,基本上只是个传说。

走访:“零甲醛”成宣传口号

新买的家具可能会释放甲醛,这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共识”。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主打“零甲醛”概念的家具和建材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多个厂家信誓旦旦地保证:现在的家具已经更新换代,不会再释放甲醛了。

“现在我们的家具都是‘零甲醛’的,也就是说,家具买回家摆在室内,不会释放任何甲醛物质。绝对是完全环保的。”乔迁新居并且准备怀孕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最近看了多家建材市场,几乎所有的厂家都表示“家具零甲醛”,甚至还有一些销售人员拿出了符合欧盟标准的检测报告。但尽管如此,刘女士还是决定先租一套老房子住着,等家里装修完毕、通风半年后再入住。

在天河区跑马场附近的家具城,一家售卖木地板等板材的家具店老板告诉记者,“这种哑光的木地板绝对不含甲醛。”他表示,“这款木地板在生产的过程中,特意使用了纯天然成分的棕榈蜡作为胶黏剂,纯天然的配方自然不含甲醛。”这款12毫米厚度的木地板价格也几乎是店内价格最高的,达到88元/平方米。

记者留意到,在介绍家具“零甲醛”的过程中,销售人员往往用到“E0级环保零甲醛”的字样。在介绍中,上述字样往往就意味着产品达到了高标准、环保级别。

真相:“零甲醛”只是个传说

记者采访多位木材行业老板了解到,“家具零甲醛”这一说法并非完全正确。“自然生长的木材本身就含有微量的甲醛,木材加工制造的各种人造板及各种塑料、涂料、胶黏剂及合成纤维等制作过程中都会用到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这些树脂也是释放甲醛的来源。”

因此,厂家强调的“零甲醛”只能保证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人为或可以添加释放甲醛的物质,但不能表明家具木材本身是“零甲醛”的。

那么,厂家宣传中使用的E1、E0级环保标准又是什么含义呢?记者查阅资料得知,目前在国际上,甲醛限量等级被分成E2、E1、E0三个级别,即E2≤5.0mg/L,E1≤1.5mg/L,E0≤0.5mg/L。数据表明,饮用水的甲醛含量是0.9mg/L,也就是说,E0标准的甲醛含量比饮用水还少。而日本“F4星”标准(≤0.3mg/L)是国际上公认环保要求最严格的环保标准。E1级环保标准是国家强制性的健康标准,它是强制实行的“安全标准线”。

甲醛释放应≤1.5mg/L

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关于甲醛含量的质量标准当属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记者查阅发现,该标准规定甲醛释放量应≤1.5mg/L。

在儿童家具方面,国家标准更加严苛。2012年8月1日,我国首个儿童家具强制性国家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 28007-2011)正式实施。标准第5章安全要求、第6章警示标志为强制性,其余章节、条款为推荐性。其中,对于木制件、产品表面涂层、纺织面料、皮革、塑料等材质可能释放的有害物质如甲醛、重金属、可分解芳香胺等进行了限定。

除甲醛要多管齐下

记者获悉,市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甲醛来源于家具、电器、装饰材料及纺织类物品等。那么怎样减少或消除甲醛?

首先在房屋装修时应该选用优质涂料甚至是水性涂料,从源头上减少甲醛的释放。挑选各类家具、电器、装饰材料和纺织类物品时需要尽量选取值得信赖的品牌。

其次,装修后的房屋保持通风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实测数据表明,一般正常装修的情况下,室内甲醛的释放期会持续3~15年。因此配合其他的方法除甲醛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可采用光触媒、活性炭、玛雅蓝等材料进行除甲醛。

作者: 编辑:张占军
更多>>  
2280亩的花海你见过吗? 
 
石祥路高架7月7日开通 
 
最深井筒式停车库开放 
 
杭州赏荷哪里好?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