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买家:“认房又认贷”了暂缓买房等降价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6月23日 10:00:05 星期三  来源:新华网综合

  ●二套房认定新标准出台

  ●银行均表示将严格执行

  ●楼市买卖双方陷入僵持

  二套房贷新政近期出台,“认房又认贷”成为目前最流行的词语之一。记者了解到,“认房又认贷”的新政在包括中行、招行、深圳发展银行在内的佛山半数银行已经得到严格执行,尚未执行的银行也表示陆续跟进。但由于房管系统、银行系统未实现联网,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

  新政出台后,近期楼市成交量都持续萎缩,房地产交易市场上违约的现象也明显增多。

  政策落实情况

  部分银行尚未执行新政策

  昨日记者致电多家银行的佛山分行了解到,“认房又认贷”的新政在中行、招行、深发展等银行已经得到严格执行,而尚未执行的银行也表示会陆续跟进。

  深圳发展银行佛山分行个贷部的一位经理向记者表示,“新政一出,我们就执行‘认房又认贷’了,现在购房贷款是越来越严了。”而工商银行佛山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由于因为要查验申请房贷者目前持有的物业情况相当困难,所以暂时还是以“认贷”的方式为主。“现在房屋交易系统、各家银行的系统、个人诚信系统等三大系统并未联网。即便是各区的房地产交易也都还是各自为政。有人即便在外地买了房,如果他不说,我们也不知道。核实房屋套数,对我们是个难题。”

  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向记者表示,从今年的4月17日开始,二套房的政策已经执行得非常严格了,而从6月开始,“认房又认贷”的新政落地速度也相当快。该发展商告诉记者,“和我们合作的银行当中,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已经严格执行‘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了;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目前还没出台新政执行的细则,但估计不久后也要执行‘认房又认贷’的政策了。”

  各区房屋分别登记新政执行有空子可钻

  据了解,由于全国的房屋购买情况没有统一的系统可以查询,所以目前的“认房又认贷”主要是佛山区域内的房屋持有情况查询,而并非全国的物业持有情况查询。而佛山的情况又稍微复杂一些,各区的房屋持有情况是分别登记的,暂时没有全市联网,有些银行在操作的时候,只查询购买者在新购房屋所在区的购房情况,而并没有查询五区的情况,所以还是存在擦边球。

  比如某消费者之前在南海一次性付款买了一套房子,近期又准备在禅城买一套房子,想要贷款买房。按照严格的“认房又认贷”的新政,这样的情况也要视作二套房,但是银行若只查验禅城区的购房情况的话,该消费者没有在禅城购房的记录,贷款的时候就可以按照首套房来操作,可以享有比较低的首付和利率了。

  针对该问题,某银行的从业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银行还是有动力有意愿执行新政的。首先房贷利率从打7折到上升1.1倍,银行利息收入大大增加,而且通过首付的增加,银行房贷风险也大大降低,银行何乐而不为?现在中小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很火,银行根本不愁钱贷不出去。新政既能增加银行利息收入又能降低银行风险,银行肯定会严格执行。”

  买家表情

  改善型买家:被“误伤”了

  “我之前在外地买过房,现在要在佛山买房的,也算二套吗?”“我之前曾经买过一套小房子,但是全额付款,现在想贷款买一套大的,算二套吗?”“认房又认贷”的二套房贷新认定标准一发布,便引发了热烈讨论。

  记者昨天从满堂红置业、合富置业、21世纪不动产等多家房产中介机构了解到,“认房又认贷”新政对改善型购房需求者影响很大。满堂红置业一位负责人昨天表示,很多“被二套”的消费者是之前购买的房子面积较小,后来由于手头上的积蓄多了一些,需要更换大房子。这部分人其实是经多年积累才有条件改善住房条件,但现在不得不承担五成首付和1.1倍的利率,可以说,他们是被新政“误伤”。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