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健康 | 女性 | 两性 | 动漫 | 结婚 | 新闻 | 论坛

土地市场大战连连 "地王年"给楼市带来什么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09月27日 08:46:15 星期日  来源:安徽商报

  国内楼市正从小阳春,走进火热的楼市行情。与此同时,土地市场一轮又一轮“争食”土地之战硝烟弥漫。开发商的竞相夺地行为,是出于对房地产市场理性判断、冷静分析的结果?还是出于对房地产行业战略资源的精心储备?还是仗恃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的一种财大气粗的资金冲动?被誉为“地王年”的2009,究竟给楼市带来了怎样的思考?

  业界

  惊呼2009“地王年”

  今年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土地市场一轮又一轮“争食”土地之战硝烟弥漫,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地房企争夺土地战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就连合肥这个中部城市,土地市场的热度也空前高涨,还几度频频改写“地王”的纪录。

  4月初,带有国企背景的某房企以330.5万元/亩的价格成功竞得“东大街”地块,成交总额达到了2.29亿元,堪称该市今年第一个“地王”;5月26日,另一家房企以每亩587万元价格成功拍下宿州路“劳动村”地块。6月11日,众房企觊觎已久的“美菱地块”吸引了国内房企大鳄角逐,最终10.22亿成为该宗土地的拍卖价格。

  争夺土地的激战还在上演,合肥的“地王”纪录在不断被刷新。9月9日,合肥政务区天鹅湖西侧一块低密度住宅用地,吸引了一批地产界能叫得响的房企参与竞拍。最终,该宗地块拍出了10.8亿元。据该地块规划资料显示,占地211亩,容积率≤1.5,楼面地价竟然高达5120元/m2,可谓创下了今年合肥单宗住宅类用地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国内的各主要城市也纷纷上演“地王”之战。5月21日,富力地产以超出起始价近4倍的10.22亿元夺得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块;5月22日,万科击败保利,以13.86亿元的价格摘下佛山市佛南(挂)2009-015商住用地,一举创造了当地的“地王”;6月8日,世茂地产击败万科等,出价30.2亿元拿下厦门湖边水库金边路以东地块这一厦门“地王”;6月25日,保利在与万科的对决中胜出,以38.1亿元揽获重庆鸿恩寺地块这一“地王”;7月23日,金地一口报价30.48亿元,吃下上海郊区赵巷10号地块,刷新上海“地王”纪录;8月5日,保利以19.9亿元的总价竞得苏州一块住宅用地,创造今年以来苏州土地成交价格新纪录……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地王”争夺战中,上市房企可说是最大的“玩家”。

  业界惊呼,2009,房地产市场正在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地王”年。

  预测

  “地王”急推房价飙升

  各地“地王”频频出现,这代表的是一种资金流向,而这种资金流向必然导致房价的“被增长”,即价格会在未来有大幅上升。可怕的是,这种上升必然会起到“表率”作用,这种作用在未来甚至眼前就会带动一个区域房价的急剧跟风。

  新地王的诞生,标志着局部房价上涨的空间依然很大,在未来一两年内,随着地王的商品房逐渐入市,新一轮的房价制高点必然随之诞生。所以,今年的金九银十,对于开发商来说是绝对的收金拾银,而对于购房者来说,是利是弊值得慎重思考。

  9月9日,政务区天鹅湖畔西侧一地块占地200余亩,被某房地产企业以10.8亿元拍得,立即对地块周边以及政务区楼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9月12日,政务区某楼盘开盘,售楼部云集了数百人,开发商原计划推出500多套房源,最后实际只推出了200多套。而很多购房者在得知政务区“地王”被成功拍出后,便担心周边的楼盘涨价。

  叶先生打算在政务区购房,看了好几个楼盘,其中一个就是位于该地块附近,但还没有最终确定,当他得知该楼盘边上的这块地被以10.8亿元拍出后,楼面价格竟高达5120元/m2,高出他看上的楼盘销售均价300多元,买房的决心一下子坚定起来,他非常担心这块“地王”会成为周边楼盘,以至合肥市场楼盘价格飙升的“参照系”。赶在九月份很多楼盘集中放量的时候,赶紧给自己买套满意的房子。

  不仅是购房者叶先生有这样的看法,一些业内人士也有这种担忧。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地王”的频频出现,对所在区域的房价确实存在着影响。楼盘定价除了考虑土地、建安、税费等刚性成本外,其中还有一个公认的“潜规则”,那就是与周边楼盘的价格“攀比”。开发商定价时会本着一种心态:撇开公司品牌、地价等成本因素,总是在价格上与周边的楼盘保持高度的“默契”。因此,“地王”给了广大楼盘乘机提价喊涨的借口,地王的表率作用急推区域房价飙升。

  思考

  “地王”给市场带来什么?

  从价格规律方面来看,当一个地块的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地区,也就是所谓“地王”诞生的时候,一般会导致两大效应,一是开发该地块的开发商的机会成本增加,导致利润空间缩小,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负利润的局面,当然,这种情况很难出现;二是“地王”的出现带动周边地价的直线上升,使其他开发商拿地成本增加;此外,“地王”的出现也必然影响到周边房价,使得其他开发商搭上提价的“顺风车”,跟着占便宜。不难看出,“地王”现象的受益者并不仅仅是“地王”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地王”的出现,对周边房价的影响见仁见智,有的认为地价对房价的影响不大,诸如容积率、建安材料等都影响房价,但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开发商所面临的建安成本,上缴税费等总体相差不会太大,如果容积率做得高,分摊到单位楼面的费用就低了,从这点上说,地价并不是决定房价的最终因素,但一块土地的容积率在规划时就作了明确规定,开发商不可能随意更改容积率,或将容积率做得过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地价过高必然导致房价随之“水涨船高”的总体趋势是改变不了的。

  一个城市不断诞生“地王”必然释放土地市场过热的信号,给开发商造成土地“紧张”的氛围。给众多开发商“捂盘惜售”待价而沽最好的由头。从市场层面看,仅就房地产商的利益而言,似乎不难发现,相关房地产商之所以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拿地,并频频制造出一系列的“地王”,往往会造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地王”为中心的众开发商,借机抬高房价趋之若鹜。与此同时,从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开发商恃“财”傲物的底气似乎从来也没有怯懦,将涨价后的土地与房子再抵押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而满足自己的更多资金需求,这个看似布满风险争夺“地王”举动的背后,似乎有一个无形的后备“援手”?

  让人不难想象,那些频频囊括地王财主究竟在玩谁的资金?此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以预见,那些真正急等原材料——土地扩大再生产的房企,在天价地王面前,他们只能望“地”兴叹,天价拿地,究竟是房地产行业正常的竞争法则的产物,还是少数房地产“寡头”玩弄金融资本的游戏?“地王”的频频出现,最后被动吞下这个房地产市场“恶果”的,还是那些处于楼市利益链条末端的买房者。

  猜想

  “地王”加速房企“马太效应”

  在参加过今年的几场土地拍卖会后,很多开发商只是成了拍卖会的“拼相”帮衬对象。一位开发商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目前在合肥开发的项目已经接近尾声,最多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项目即将全部完工,公司高层从去年开始就在为拿地做准备,王先生陪同公司高层参加了好几次土地拍卖会,感触颇深。在一些热门地块的拍卖会上,像他们这样的公司有时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充当“看客”,或在拍卖开始的时候象征性地举举牌,证明自己的存在,大多数时候起拍价就令人望而却步,以至他们根本没有举牌的机会。

  王先生指出,各地“地王”的出现,必然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洗牌”进程。一大批中小房企只能无奈转战二三线城市,或者“从城市走向农村”,房地产市场的格局将进一步被颠覆。一些国内一线城市品牌开发企业,将进一步扼守行业龙头地位,中小企业或联合或重组,抑或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正所谓,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房地产市场“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拿地成大开发商游戏,中小房企将被淘汰。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一线城市的路径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参照。留意近一段时间长三角地区的拿地企业,但凡天价拿地的一定是那些或上市、或有大财团支持的大型房产开发企业;而两三年前还活跃在市场上的中小开发企业如今已难觅身影。由此,不少专家认为,新一轮的圈地狂潮也是加速这个行业洗牌的进程。

  在如今土地供应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拿地、增加土地储备成为所有开发商的共识。但如何拿,凭什么去拿则因为企业规模大小的不同而困扰着各家开发商。一些开发商表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融资成本较小,所以拿地往往是“财大气粗”。并且,拿地对于上市公司的资本意义也十分重大,因为很多投资者看重的也是开发公司的土地储备量,增加土地储备意味着能融到更多的资金,也就更有实力去拿地。

  业内人士认为,这看似一种良性的“循环”,但前提是预期要绝对的持续良好。如果市场一直走好,大企业就会越做越大;一旦预期没能实现,那么整个市场就会受到大的震动,损害的是行业的元气和市场的信心,所有开发企业都在劫难逃。当前的“地王”纪录频频刷新,必将加速市场分化,小开发商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窄,现在拿地动辄数十亿,的确难倒了一大批开发商,中小开发商只能去一些小城市发展,甚至最终被这个市场淘汰。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