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健康 | 女性 | 两性 | 动漫 | 结婚 | 新闻 | 论坛

楼市"金九银十"或成泡影 开发商仍对土地偏执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09月04日 08:40:33 星期五  来源:国际金融报

“金九银十”,房地产市场的传统旺季或将化作泡影

  观望,这是目前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流行性注脚。而“价升量跌”的数据显示,中国楼市走到了一个岔道口。对于后市,一批研究者认为,一线城市市场的量价关系显示出前期透支的征兆。房地产住宅市场必将面临拐点调整。另一种声音则认为,目前的开发商资金状况良好,提供佐证的是开发商拿地热情不减

  “金九银十”或成泡影

  随着7月传统销售淡季的到来,市场却酝酿着对未来房价产生普遍看涨的预期。与此同时,一线城市开发商已经开始有意放慢推盘速度。综合因素已经导致各城市库存量继续下滑。诸如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已经降到历史较低水平,市场供应开始偏紧。不过,市场需求不免被高位运行的房价严重打压。30个检测样本城市的总成交面积环比6月下跌约4%。热点城市中,广州跌出100万平方米行列。

  价升量跌的背后是观望心态浓重的表现。国巨资本总裁、首席经济学孙飞告诉记者,“观望”的本质是有效购买力的严重不足。他将此预见为“楼市泡沫的先兆”。不仅如此,接下来的市场或将由目前的价升量跌转化为价平量跌,最后出现量价齐跌的惨烈结局。

  回顾今年历史数据便可看出,无论是研究机构甄选出的一线城市情况,还是被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纳入监测的72个大中城市市场,中国楼市总体已经迅速达到高位。此情此景之下,决策层不仅开始收缩流动性,并将以更加严格的态度收紧银行二套房贷制度。这样的针对性政策已经对房地产投资和投机行为带来了明显的压力。“投资和投机者们面对这样的政策措施必然谨慎面对成本压力,并提高投资风险的预期。”孙飞认为,过高的房价已经钳制了原本的刚性需求,有效购买力被大面积压制。

  杨红旭分析认为:“今年3月到8月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偏热,成交量非常大,已经透支了‘金九银十’的能量,难再现热潮。”他以身居城市—上海为例说,自2005年以来,上海已连续4年都没出现明显的“金九银十”现象,反倒是4、5月份的成交情况好于9、10月份。

  持续的“土地偏执”

  住宅地产消费者的交易意愿下降尚不能撼动开发者对土地的偏爱。尽管上述市场概况已经颇为紧张,但是房地产商取得土地的数据依然不断上扬。

  数据显示,在8月最后一周,全国20个重点城市土地推出量略有下降,但是成交量环比增加。根据公开资料显示,8月27日,央企华润集团旗下华润置地从长江实业、万科、金地集团、保利地产等地产巨头包围圈中杀出重围,以35.22亿元总价将上海嘉定南翔的两幅相邻地块一举纳入囊中。

  “这说明开发商看好未来市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何琦认为,由于3月到6月的楼盘销售大幅攀升,开发商所持有的资金链已经脱离去年的落魄境遇。何琦预计,起码到今年年底,开发商不会再次出现资金紧张的忧患。

  一位来自广东的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告诉记者:“我看多未来,起码对自己所处之地有信心。”这位资深开发商认为,毕竟房价总体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他正在与董事会商议是否向内陆二线城市进军。而资金问题则尚未纳入议事日程,因为他们的一些库存已经被消化,现有资金流动已经能够满足组织运转。

  盘整节点已现

  何琦在看待目前市场氛围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何琦认为,经过楼市经过5个月的暴涨,应该出现盘整节点。“就像股市一般,涨涨停停,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而“一升一降”的成因则是由于各地高档住宅的大幅成交。“但是,这里面不排除投资和投机行为的存在。”

  当开发商继续在土地市场上拼力“耕作”之时,国土资源部于9月1日正式下发通文,要求地方全面清理批而未用土地。并明确提出,在9月份对用地供地率仍未明显提高的地区,将暂停对该地区建设用地审批的受理。

  这样的“严打命令”能否对开发商囤地不建的行为构成打压还需时间考证。来自戴德梁行的研究结论认为,短期内整体住宅市场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但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导致部分购房需求推迟了入市步伐,选择持币待购。戴德梁行预计,下半年政府的调控措施将以增大微观市场的供应以平抑高位运行的房价为主。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