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原省建设厅副厅长、浙江省房地产协会会长、院聘专业学术委员会专家唐世定,应邀参加杭州网的“杭州60位地产人物” 系列访谈,围绕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见证杭城60年变迁”,畅谈杭州市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杭州房企创新发展之路。
访谈持续了近90分钟,有11万网友点击查看,近五百位网友提问、参与讨论。作为老一辈的工作者,他也是杭州楼市的重要见证者之一;作为曾经房地产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他为促进浙江房地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昨天唐世定对杭州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的娓娓道来,杭州房企发展过程的故事如数家珍,再次让网民朋友见证了老一辈工作者积极发挥余热的不老热情。
杭州网网友“沸腾的河水”顶帖说,“杭州网的这类访谈做很好!包括前面的王书记、蔡市长,访谈很实在,也确实对很多现实问题,领导们给出了答案!向杭州网致敬,也向参与访谈的领导致敬!”
>>> 访谈实录,请点击 >>> 我要评论:点击
建国后房地产发展
由满足基本的遮风挡雨到超越物质层面的追求
唐世定说,建国初期,杭州老百姓的住房十分困难。当时居民的居住水平较差,只能满足基本的遮风挡雨需求。大约在1952-1953年间,为改善百姓的住房问题,政府在杭州市下城、拱墅、江干地区建几个新村,建好的住房分配给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居住,由杭州市总工会分配。新村全是一层平房,每户20多平方一间,内有厨房,厕所是公用的。
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发表了关于建筑业和住房改革谈话以后,各地都探索住房制度改革。199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加快了住房建设的步伐。当时建的小区基本都是多层建筑,由于小区规模比较大,规划布局、配套建设都比零星建设的单位宿舍要好多了。但是那时的小区建设主要是增量型发展,住宅的规划设计偏于粗放,工程质量不高,使用功能不全,建筑造型呆板单调。
1998年的房改——取消实物分房后,房地产市场进入加速发展期,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发挥,住宅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居民住房消费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消费热点。商品住宅的投资规模、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均快速增长,1998年全省商品房投资才143.7亿元,2008年这个数字已经已达到2000亿元,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这过程中,杭州市民居住条件也不断改进。在1987-1997年十年中,市区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10.6平方米,上升到12.4平方米,只增加了1.8平方米;1997年后,正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从而使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9.2平方米。
房地产的发展在促进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居住品质。现在老百姓买房不再是为了解决遮风避雨的问题,而是在寻求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更新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购房是为了获得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也有的是为了休闲度假、为了教育、为了投资,为了享受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