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房产 | 汽车 | 图库 | 宽频 | 娱乐 | 旅游 | 数码 | 金融 | 体育 | 健康 | 女性 | 两性 | 动漫 | 结婚 | 新闻 | 论坛

杭州二手房办证"立等可取" 从11天缩短到40分
house.hangzhou.com.cn 2009年08月25日 09:17:51 星期二  来源:今日早报

  昨天,家住城东的李先生,在杭州市房管局办证大厅“立等可取”受理窗口,申请了个人存量房抵押登记手续,没想到,40分钟不到,李先生就拿到了房屋他项权证。要知道,之前办理同样一个业务,至少需要等5天。

  “没想到,杭州市房管局有这么高效率的服务,真是大大方便了我们老百姓。”李先生说。

  记者从杭州市房管局了解到,从2008年11月开始,杭州实现了个人房产办证全部“立等可取”,平均办证时间从原来的5—11个工作日,缩短到了受理后40分钟即可领证。

  个人房产办证 “立等可取”

  也难怪李先生要发出这样的感慨。4年前,同样是在杭州市房管局,李先生就办理过房产抵押手续,当时他足足等了5个工作日。

  今年,为了解决资金上的问题,李先生要为自己的一处房产办理抵押手续时,马上想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能在3天内办出他项权证,李先生一到办证大厅就找到大厅主任,提出要求申请加快办理。

  没想到,他话还没说完,大厅主任就告诉他:“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个人办证40分钟立等可取,您要办理的个人房产抵押业务也包括在内,只要您向窗口递交证件齐全的资料,今天您就可以领到他项权证了。”

  “没想到走正常的受理程序,比想象中更快。” 李先生很兴奋。

  除了个人房产抵押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在“立等可取”业务推出之前,杭州二手房通过房产中介办理房产交易,在产权交易中心办理产权证需要11个工作日,此后也缩短为40分钟。在杭州主城区,如果涉及到银行按揭的,银行一般要等到他项权证办出来之后才会放款。“立等可取”业务推出之后,这意味着卖家拿到余款的时间,足足缩短了11个工作日。

  “立等可取”业务多达17项

  其实,从2005年开始,杭州就已经在进行个人房产办证的试点。因为房产办证具有收件资料多、审核项目多、遗留问题多、产权性质多等特点,同时由于房产办证属后置办事项目,须待规划、土管、消防等都符合条件后才能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只要其中一项不符合条件都会影响产权办证速度。

  经过详细的前期调研,杭州市房管局从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要件、缩短办事时限三方面着手研究,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首先对个人房产抵押和商品房买卖办证两项业务进行“立等可取”试点,并获得成功。

  2008年11月,个人房产办证“立等可取”业务全面铺开,共有17个项目推出了此项业务。比如商品房买卖、房改购房、夫妻共有产变更、个人存量房买卖、抵押、继承、赠与、析产,以及抵押注销、验换证、地名变更等,都做到了受理后40分钟即可领证。

  业务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据杭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交易登记一处处长盛夏介绍,推出房产办证“立等可取”业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2005年试点,到2008年全面推出,期间经历了不少艰难历程。不过杭州的房产基础比较完善,比较早地实现了网络登记,比如为了实现存量房办证“立等可取”,房管局做了大量工作,提前一年实现了存量房买卖网上签约。

  此外,为了更好地推出“立等可取”业务,杭州市房管局在房产办证大厅开辟了专门区域,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了“立等可取”一条龙服务小组,从受理、审核到制证、发证均在大厅内完成。而之前,从受理、审核、制证、发证等各个流程完全是分开的。

  据了解,虽然也有一些城市推出房产办证“立等可取”业务,但像杭州这样大范围开展的几乎没有。在杭州,50-60%的房产登记已经实现了立等可取,这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的。

  有关数据显示,实现“立等可取”后,杭州个人房产办证受理量不断攀升,2008年11月至今,已办理“立等可取”业务8万余件。

  

作者:吴彩萍 编辑:张梦婕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